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66 | 下载92

目的 探讨重度颈部瘢痕畸形的序贯修复治疗策略.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治疗24例颈部严重瘢痕畸形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35.4岁,致病原因包括火焰烧伤,化学品灼伤及热液烫伤,均属于Ⅲ度或Ⅳ度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术前和术后测量3种颏颈角的数值,包括软组织颏颈角,骨性颏颈角和动态颏颈角,作为评估术前严重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第1期的治疗包括颈部瘢痕切除和挛缩松解,双向颈阔肌肌瓣应用,颏颈角重建以及皮片移植.3~6个月后开始第2期的治疗,包括下颌瘢痕切除,矫正下唇外翻,切取肩胛(旁)皮瓣游离重建下颌区域.患者出院后定期回门诊随访,进行颈部大体外观、活动功能评估和颏颈角的测量.结果 随访到完成两期治疗的患者22例,全部患者颏颈角改变明显,颈部活动功能和美学形态上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颏颈角的改变分别为:软组织颏颈角从130°±34°减小至110°±24°,骨性颏颈角从71°±23°增大至95°±19°,动态颏颈角从25°±18°增大至8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针对重度颈部瘢痕畸形分区进行的序贯修复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松解挛缩彻底、不易复发、修复代价较小、功能与外观恢复兼顾的优点.

作者:罗旭松;汪希;杨群;刘菲;王守宝;周显玉;钱云良;杨军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3 年 93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66 | 下载:92
作者:
罗旭松;汪希;杨群;刘菲;王守宝;周显玉;钱云良;杨军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年 93卷 14期
标签:
瘢痕 修复外科手术 临床方案 外科皮瓣 Cicatrix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Clinical protocols Surgical flaps
目的 探讨重度颈部瘢痕畸形的序贯修复治疗策略.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治疗24例颈部严重瘢痕畸形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35.4岁,致病原因包括火焰烧伤,化学品灼伤及热液烫伤,均属于Ⅲ度或Ⅳ度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术前和术后测量3种颏颈角的数值,包括软组织颏颈角,骨性颏颈角和动态颏颈角,作为评估术前严重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第1期的治疗包括颈部瘢痕切除和挛缩松解,双向颈阔肌肌瓣应用,颏颈角重建以及皮片移植.3~6个月后开始第2期的治疗,包括下颌瘢痕切除,矫正下唇外翻,切取肩胛(旁)皮瓣游离重建下颌区域.患者出院后定期回门诊随访,进行颈部大体外观、活动功能评估和颏颈角的测量.结果 随访到完成两期治疗的患者22例,全部患者颏颈角改变明显,颈部活动功能和美学形态上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颏颈角的改变分别为:软组织颏颈角从130°±34°减小至110°±24°,骨性颏颈角从71°±23°增大至95°±19°,动态颏颈角从25°±18°增大至8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针对重度颈部瘢痕畸形分区进行的序贯修复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松解挛缩彻底、不易复发、修复代价较小、功能与外观恢复兼顾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