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74 | 下载80

目的 探讨以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为载体混合附载BMSCs来源的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修复犬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BMSCs向内皮细胞(ECs)、成骨细胞(OBs)诱导分化14 d后,消化、收集细胞,调整细胞密度分别为1.0×106/ml,与nHA/RHLC/PLA支架材料共培养2~4h,制成支架-细胞复合体.选取6~8月龄杂种犬18只36后肢股骨头造模,根据骨缺损处植入物不同分为3组各12肢:A组(支架-ECs+ OBs)、B组(支架-OBs)、C组(单纯支架).术后12、24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免疫组化、形态学计量评价骨修复效果.结果 组织学检测:A组3个月时见缺损区基底部有大量的类骨质和新生骨小梁形成,在骨小梁的边缘存在较多的成骨细胞,修复区血管丰富.成骨反应由基底向中心部推进.6个月时充填区骨小梁成熟明显,可见有编织骨形成.缺损区中央偶见碎裂的支架材料;薪骨形成量和成骨细胞数由基底部向外周递减,骨小梁的成熟度也由基底向外周递减.B组3个月时缺损区基底部也可见明显成骨反应、类骨质形成,但骨小梁数目及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均较A组少,纤维组织多.C组仅在缺损基底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骨小梁数量少,骨小梁带窄;较多肉芽组织形成,见较多炎性细胞.缺损区中央绝大部分为碎裂的不成形的支架材料残留.24周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生

作者: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潘琳;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3 年 93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74 | 下载:80
作者: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潘琳;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年 93卷 17期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髓 干细胞 成骨细胞 Femur head necrosi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Osteoblasts
目的 探讨以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为载体混合附载BMSCs来源的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修复犬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BMSCs向内皮细胞(ECs)、成骨细胞(OBs)诱导分化14 d后,消化、收集细胞,调整细胞密度分别为1.0×106/ml,与nHA/RHLC/PLA支架材料共培养2~4h,制成支架-细胞复合体.选取6~8月龄杂种犬18只36后肢股骨头造模,根据骨缺损处植入物不同分为3组各12肢:A组(支架-ECs+ OBs)、B组(支架-OBs)、C组(单纯支架).术后12、24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免疫组化、形态学计量评价骨修复效果.结果 组织学检测:A组3个月时见缺损区基底部有大量的类骨质和新生骨小梁形成,在骨小梁的边缘存在较多的成骨细胞,修复区血管丰富.成骨反应由基底向中心部推进.6个月时充填区骨小梁成熟明显,可见有编织骨形成.缺损区中央偶见碎裂的支架材料;薪骨形成量和成骨细胞数由基底部向外周递减,骨小梁的成熟度也由基底向外周递减.B组3个月时缺损区基底部也可见明显成骨反应、类骨质形成,但骨小梁数目及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均较A组少,纤维组织多.C组仅在缺损基底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骨小梁数量少,骨小梁带窄;较多肉芽组织形成,见较多炎性细胞.缺损区中央绝大部分为碎裂的不成形的支架材料残留.24周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