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6 | 下载749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构成、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嘉兴市第一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确诊发生CRBS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未发生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 605例纳入研究,有2 018例进行了动静脉置管,符合要求的病例共1 773例,其中有94例发生CRBSI,感染率为5.3%,千日导管感染率为9.8%,发生CRBSI的患者病死22例,死亡率23.4%,而非CRBSI的患者死亡率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8,P<0.01),发生CRBSI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静脉置管时间>6d发生CRBSI是置管时间≤6 d者的3.33倍(95% CI:2.04 ~ 5.56),创伤患者发生CRBSI是非创伤患者的2.50倍(95%CI:1.49 ~4.17),恶性肿瘤患者发生CRBSI是非肿瘤患者的2.98倍(95% CI:1.61~5.51),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32倍(95% CI:2.07~9.01).不同部位进行动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CRBSI的患者,血培养检出的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7%,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26.0%、12.3%.结论 发生CRBSI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创伤、动静脉置管时间>6d、恶性肿

作者:贾磊;郁慧杰;陆锦琪;张玉琦;蔡莹;刘宇婷;马燮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5 年 95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6 | 下载:749
作者:
贾磊;郁慧杰;陆锦琪;张玉琦;蔡莹;刘宇婷;马燮峰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年 95卷 9期
标签:
导管,留置 感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Catheters,indwelling Infection Epidemiological Risk factors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构成、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嘉兴市第一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确诊发生CRBS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未发生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 605例纳入研究,有2 018例进行了动静脉置管,符合要求的病例共1 773例,其中有94例发生CRBSI,感染率为5.3%,千日导管感染率为9.8%,发生CRBSI的患者病死22例,死亡率23.4%,而非CRBSI的患者死亡率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8,P<0.01),发生CRBSI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静脉置管时间>6d发生CRBSI是置管时间≤6 d者的3.33倍(95% CI:2.04 ~ 5.56),创伤患者发生CRBSI是非创伤患者的2.50倍(95%CI:1.49 ~4.17),恶性肿瘤患者发生CRBSI是非肿瘤患者的2.98倍(95% CI:1.61~5.51),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32倍(95% CI:2.07~9.01).不同部位进行动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CRBSI的患者,血培养检出的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7%,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26.0%、12.3%.结论 发生CRBSI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创伤、动静脉置管时间>6d、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