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84 | 下载306

目的 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骨髓脂肪比(FF%)及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72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于1.5 T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腰3椎体(L3)进行波谱采集,计算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计算L3骨密度(BMD)及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年龄、骨髓FF%与BMD关系密切(P<0.05),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SAT及VAT与BMD均无关(均P>0.05);年龄、FF%与BM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0、-0.521,P<0.05);ROC曲线分析示年龄58.5岁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6.9%;骨髓FF%为52.8%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5.7%.结论 腰椎骨密度与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腹部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骨髓FF%呈明显负相关,其中年龄是关键影响因素.

作者:张晓东;赵银霞;胡少勇;郝帅;严杰文;张灵艳;赵静;李绍林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5 年 95卷 3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84 | 下载:306
作者:
张晓东;赵银霞;胡少勇;郝帅;严杰文;张灵艳;赵静;李绍林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年 95卷 33期
标签:
骨质疏松 磁共振波谱学 体层摄影术 Osteoporosi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omography
目的 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骨髓脂肪比(FF%)及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72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于1.5 T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腰3椎体(L3)进行波谱采集,计算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计算L3骨密度(BMD)及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年龄、骨髓FF%与BMD关系密切(P<0.05),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SAT及VAT与BMD均无关(均P>0.05);年龄、FF%与BM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0、-0.521,P<0.05);ROC曲线分析示年龄58.5岁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6.9%;骨髓FF%为52.8%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5.7%.结论 腰椎骨密度与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腹部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骨髓FF%呈明显负相关,其中年龄是关键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