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2 | 下载304

目的 分析淋巴瘤样丘疹病(LyP)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病程进展及治疗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确诊的22例Ly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2例LyP患者年龄7~83岁,平均39岁,男女比例1∶1.好发部位依次为躯干、四肢、头面部,多数皮损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结节、溃疡、坏死、结痂,部分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学方面,A型12例,B型1例,C型1例,D型3例,E型4例,B和C型混合型1例.1例确诊之前有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病史.15例随访患者中,11例经过治疗,治疗方案有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雷公藤,肌注干扰素,光疗,外用糖皮质激素等.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 ~ 54个月),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 LyP是一种低度恶性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呈良性经过,但组织学呈恶性表现,不需要多药联合化疗,预后较好.

作者:熊竞舒;陈浩;姜祎群;徐秀莲;张韡;曾学思;孙建方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5 年 95卷 4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2 | 下载:304
作者:
熊竞舒;陈浩;姜祎群;徐秀莲;张韡;曾学思;孙建方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年 95卷 46期
标签:
淋巴瘤样丘疹病 淋巴瘤,T细胞,皮肤 临床病理 Lymphomatoid papulosis Lymphoma,T-cell,cutaneous Clinicopathology
目的 分析淋巴瘤样丘疹病(LyP)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病程进展及治疗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确诊的22例Ly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2例LyP患者年龄7~83岁,平均39岁,男女比例1∶1.好发部位依次为躯干、四肢、头面部,多数皮损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结节、溃疡、坏死、结痂,部分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学方面,A型12例,B型1例,C型1例,D型3例,E型4例,B和C型混合型1例.1例确诊之前有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病史.15例随访患者中,11例经过治疗,治疗方案有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雷公藤,肌注干扰素,光疗,外用糖皮质激素等.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 ~ 54个月),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 LyP是一种低度恶性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呈良性经过,但组织学呈恶性表现,不需要多药联合化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