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8 | 下载240

目的 评价不接触(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6至11月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同时行单纯OPCABG术治疗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4例临床资料和出院后3个月随访资料,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4例患者年龄(60.7±10.3)岁,男80例(64.5%),体质指数(25.4 ±2.5)kg/m2,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8.0±7.0)%,肌钙蛋白(0.24±0.02) μg/L.手术时间(4.0 ±0.4)h,16例(12.9%)患者使用No-touch技术获取全静脉桥完成手术.静脉桥血管数目144根,静脉吻合口数284个.单根桥静脉-前降支(NTSVG-LAD) 16例,单根桥静脉-对角支(NTSVG-D)4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后降支(NTSVG-OM-PDA)99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左室后支(NTSVG-OM-PLV)5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右冠主干(NTSVG-OM-RCA)4例,序贯桥静脉-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NTSVG-D-OM-PDA) 16例.No-touch静脉桥流量(51.9±2.4) ml/min.无院内死亡患者,术后因乳内床止血不充分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0.8%),下肢切口不良1例(0.8%),术后随访124例,随访率100%.术后27 d死亡1例(0.8%),死因为不明原因的全身血运感染.结论 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OPCABG术中应用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华琨;刘韬帅;李扬;赵洋;郑居兵;周宁;周绍酉;董然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8 年 98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8 | 下载:240
作者:
华琨;刘韬帅;李扬;赵洋;郑居兵;周宁;周绍酉;董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年 98卷 20期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off-pump Great saphenous vein No-touch technique
目的 评价不接触(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6至11月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同时行单纯OPCABG术治疗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4例临床资料和出院后3个月随访资料,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4例患者年龄(60.7±10.3)岁,男80例(64.5%),体质指数(25.4 ±2.5)kg/m2,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8.0±7.0)%,肌钙蛋白(0.24±0.02) μg/L.手术时间(4.0 ±0.4)h,16例(12.9%)患者使用No-touch技术获取全静脉桥完成手术.静脉桥血管数目144根,静脉吻合口数284个.单根桥静脉-前降支(NTSVG-LAD) 16例,单根桥静脉-对角支(NTSVG-D)4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后降支(NTSVG-OM-PDA)99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左室后支(NTSVG-OM-PLV)5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右冠主干(NTSVG-OM-RCA)4例,序贯桥静脉-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NTSVG-D-OM-PDA) 16例.No-touch静脉桥流量(51.9±2.4) ml/min.无院内死亡患者,术后因乳内床止血不充分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0.8%),下肢切口不良1例(0.8%),术后随访124例,随访率100%.术后27 d死亡1例(0.8%),死因为不明原因的全身血运感染.结论 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OPCABG术中应用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