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3 | 下载5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且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1.5 mm的患者68例。其中非脑梗死组患者18例,脑梗死组患者50例,包括单侧脑梗死患者30例,双侧脑梗死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于造影剂注入后6 min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测量并计算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与非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非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分别为(6.0±1.5)、(4.9±1.2)dB,增强相对强度分别为0.9±0.4、0.8±0.2,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均高于非脑梗死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2、2.258,P值均<0.05)。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非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分别为(7.1±1.8)、(4.9±1.2)dB,增强相对强度分别为1.2±0.3、0.8±0.2,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均高于非梗死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32、2.953,P值均<0.01)。结

作者:张艳明;宋则周;傅燕飞;耿昱

来源: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 年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3 | 下载:58
作者:
张艳明;宋则周;傅燕飞;耿昱
来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 年 11期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脑梗塞 颈动脉 动脉硬化 Ultrasonography Contrast agent Cerebral infarction Carotid artery Aeteriosclerosis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且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1.5 mm的患者68例。其中非脑梗死组患者18例,脑梗死组患者50例,包括单侧脑梗死患者30例,双侧脑梗死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双侧颈动脉最大斑块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于造影剂注入后6 min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测量并计算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与非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非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分别为(6.0±1.5)、(4.9±1.2)dB,增强相对强度分别为0.9±0.4、0.8±0.2,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均高于非脑梗死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2、2.258,P值均<0.05)。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非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分别为(7.1±1.8)、(4.9±1.2)dB,增强相对强度分别为1.2±0.3、0.8±0.2,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强度、增强相对强度均高于非梗死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32、2.953,P值均<0.01)。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