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4 | 下载168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分子分型和系统进化,并进行菌株生物膜表型分析。方法选择2006至2011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9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毒性肝炎、结核、HIV感染者)血液、穿刺液和黏膜等部位分离鉴定的104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采用国际通用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克隆株的鉴定分型和进化研究。选用甲基四氮盐代谢实验(XTT)筛选强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实验结果选用Kruskal-Wallis test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结果104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共检测出63个二倍体基因型(DST),其中41(65.1%)个DST型在MLST数据库中未曾报道,同时发现8个新等位基因型。在这104株菌中,94.2%的菌株聚集在全球MLST数据库18个已知的进化枝中的14个分枝上,进化枝1中包含最多数量的菌株,占26.9%。41个新的DST型菌株中86%的菌株聚集在18个已知的进化枝中的11个进化枝上。生物膜形成能力试验共筛选出16株高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在不同的生理解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8.23, P=0.0326),导管分离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血液分离的菌株(Z=-72.20,P<0.001)。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子分型与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有相关性(H=10.01,P=0.0185)。结论遗传和表型

作者:胡绿荫;邱建萍;张蓓;胡香南;宰淑蓓;郑江花;李敏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6 年 3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4 | 下载:168
作者:
胡绿荫;邱建萍;张蓓;胡香南;宰淑蓓;郑江花;李敏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6 年 39卷 3期
标签:
感染 念珠菌,白色 序列分析 基因型 Infection Candida albicans Sequence analysis Genotype Biofilm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分子分型和系统进化,并进行菌株生物膜表型分析。方法选择2006至2011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9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毒性肝炎、结核、HIV感染者)血液、穿刺液和黏膜等部位分离鉴定的104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采用国际通用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克隆株的鉴定分型和进化研究。选用甲基四氮盐代谢实验(XTT)筛选强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实验结果选用Kruskal-Wallis test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结果104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共检测出63个二倍体基因型(DST),其中41(65.1%)个DST型在MLST数据库中未曾报道,同时发现8个新等位基因型。在这104株菌中,94.2%的菌株聚集在全球MLST数据库18个已知的进化枝中的14个分枝上,进化枝1中包含最多数量的菌株,占26.9%。41个新的DST型菌株中86%的菌株聚集在18个已知的进化枝中的11个进化枝上。生物膜形成能力试验共筛选出16株高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在不同的生理解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8.23, P=0.0326),导管分离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血液分离的菌株(Z=-72.20,P<0.001)。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子分型与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有相关性(H=10.01,P=0.0185)。结论遗传和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