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224

目的 研究伴骨髓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血液形态学、骨髓细胞遗传学、临床生化肿瘤指标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常规骨髓穿刺法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应用骨髓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28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患者P53基因进行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值的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骨髓形态学均显示为淋巴瘤骨髓侵犯,染色体分析发现异常核型19例,发生率67.85%(19/28).异常核型组骨髓中淋巴瘤细胞比例高于正常核型组(60.2% vs.33.5%,P<0.05).经FISH检测发现伴P53基因缺失患者9例,发生率32.14%(9/28).P53基因在异常核型组的缺失率高于正常核型组(42.11% vs.11.11%,P<0.05),伴异常核型的患者其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核型组[(1464.37 vs.294.33) U/L,P<0.05].结论 核型异常组的患者有较高的P53基因缺失率,其乳酸脱氢酶均值也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其预后也相对较差.

作者:岑岭;姜玉;陈涛;晁红颖;卢绪章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9 年 36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224
作者:
岑岭;姜玉;陈涛;晁红颖;卢绪章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9 年 36卷 5期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髓侵犯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P53基因 乳酸脱氢酶 Non-Hodgkin's lymphoma Bone marrow invasion Cytogenetic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P53 gene Lactate dehydrogenase
目的 研究伴骨髓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血液形态学、骨髓细胞遗传学、临床生化肿瘤指标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常规骨髓穿刺法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应用骨髓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28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患者P53基因进行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值的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骨髓形态学均显示为淋巴瘤骨髓侵犯,染色体分析发现异常核型19例,发生率67.85%(19/28).异常核型组骨髓中淋巴瘤细胞比例高于正常核型组(60.2% vs.33.5%,P<0.05).经FISH检测发现伴P53基因缺失患者9例,发生率32.14%(9/28).P53基因在异常核型组的缺失率高于正常核型组(42.11% vs.11.11%,P<0.05),伴异常核型的患者其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核型组[(1464.37 vs.294.33) U/L,P<0.05].结论 核型异常组的患者有较高的P53基因缺失率,其乳酸脱氢酶均值也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其预后也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