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0

目的 探讨体外凝血反应引起压电传感器频率变化的规律,建立压电凝血终点判断模型. 方法 理论分析凝血反应导致反应体系黏度密度变化规律,推导适合的频率动态响应模型并建立新的压电凝血终点判断法;用建立的反应模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并删减和延长不同长度的原曲线末段,然后以新方法和既有的最大拟合曲率判断法(MCF)判断终点并比较. 结果 根据反应体系黏度密度变化规律,理论推导出体外凝血反应过程中压电频率动态响应规律符合F=(f0-⊿f)+(⊿f)/(1+e(t-t0)/dt)模型;根据该模型建立了新的反S拟合曲线法(ISF);与既有的最大拟合曲率法相比,前者检测速度更快(P<0.01),重复性更好(P<0.01). 结论 该反S模型可以较理想地反映凝血反应中压电频率动态变化规律,ISF法可以理想的判断压电凝血终点.

作者:赵猛;府伟灵;陈鸣;罗阳;夏涵;王丰;赵渝徽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年 16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0
作者:
赵猛;府伟灵;陈鸣;罗阳;夏涵;王丰;赵渝徽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年 16卷 11期
标签:
血凝检测 生物传感器 压电凝血反应 终点判断
目的 探讨体外凝血反应引起压电传感器频率变化的规律,建立压电凝血终点判断模型. 方法 理论分析凝血反应导致反应体系黏度密度变化规律,推导适合的频率动态响应模型并建立新的压电凝血终点判断法;用建立的反应模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并删减和延长不同长度的原曲线末段,然后以新方法和既有的最大拟合曲率判断法(MCF)判断终点并比较. 结果 根据反应体系黏度密度变化规律,理论推导出体外凝血反应过程中压电频率动态响应规律符合F=(f0-⊿f)+(⊿f)/(1+e(t-t0)/dt)模型;根据该模型建立了新的反S拟合曲线法(ISF);与既有的最大拟合曲率法相比,前者检测速度更快(P<0.01),重复性更好(P<0.01). 结论 该反S模型可以较理想地反映凝血反应中压电频率动态变化规律,ISF法可以理想的判断压电凝血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