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4 | 下载0

目的 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在体外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BF)形成的作用;对早期、成熟BF的破坏及其与头孢他啶(CAZ)的协同杀菌作用.方法 构建体外PAO1生物膜模型;2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结果 24 h载体表面PAE黏附量,绿原酸组少于红霉素(ERY)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EM观察绿原酸组和ERY组仅见少量散在的游离细菌,而空白对照组可见大量分布均匀的微菌落和游离细菌;建模3 d,SEM观察绿原酸组仅偶见聚集的细菌,菌体间有少最稀薄的黏液样物质,BF规模小于ERY组和空白对照组,建模7 d SEM观察绿原酸组仅见稀少的薄层BF;绿原酸组载体表面活菌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ERY组(P<0.05),对于早期和成熟BF内PAE,绿原酸+CAZ组,载体表面PAE数量明显少于各对照组(P<0.05).结论 绿原酸可以抑制PAE的BF形成,并对早期和成熟BF具有破坏作用,对于BF内PAE与CAZ有协同杀菌作用,并且强于ERY组.

作者:温红侠;陈一强;朱莲娜;宋志军;杨朝生;王恒壮;张东伟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年 1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4 | 下载:0
作者:
温红侠;陈一强;朱莲娜;宋志军;杨朝生;王恒壮;张东伟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年 19卷 12期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绿原酸 头孢他啶 红霉素
目的 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在体外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BF)形成的作用;对早期、成熟BF的破坏及其与头孢他啶(CAZ)的协同杀菌作用.方法 构建体外PAO1生物膜模型;2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结果 24 h载体表面PAE黏附量,绿原酸组少于红霉素(ERY)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EM观察绿原酸组和ERY组仅见少量散在的游离细菌,而空白对照组可见大量分布均匀的微菌落和游离细菌;建模3 d,SEM观察绿原酸组仅偶见聚集的细菌,菌体间有少最稀薄的黏液样物质,BF规模小于ERY组和空白对照组,建模7 d SEM观察绿原酸组仅见稀少的薄层BF;绿原酸组载体表面活菌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ERY组(P<0.05),对于早期和成熟BF内PAE,绿原酸+CAZ组,载体表面PAE数量明显少于各对照组(P<0.05).结论 绿原酸可以抑制PAE的BF形成,并对早期和成熟BF具有破坏作用,对于BF内PAE与CAZ有协同杀菌作用,并且强于ERY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