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7 | 下载0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血源性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4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对发生血源性暴露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47名护理人员中23人有血源性暴露史,6人发生≥2次,共31人次;其中11人次被锐器损伤,损伤率为35.5%,18人次污血等溅落到眼睛或皮肤上,发生率为58.1%,2次为直接接触血液,占6.4%;23人有暴露史的人员均未发生血源性感染;31人次暴露史中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有14人次,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有11人次,其他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疟疾等共6人次,分别占45.2%、35.5%及19.4%.结论 由于职业因素影响,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风险比较大,个人及医院均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血源性感染的发生,保护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作者:王立新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7 | 下载:0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14期
标签:
手术室 血源性感染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Operating room Blood-borne infection Risk fact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血源性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4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对发生血源性暴露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47名护理人员中23人有血源性暴露史,6人发生≥2次,共31人次;其中11人次被锐器损伤,损伤率为35.5%,18人次污血等溅落到眼睛或皮肤上,发生率为58.1%,2次为直接接触血液,占6.4%;23人有暴露史的人员均未发生血源性感染;31人次暴露史中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有14人次,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有11人次,其他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疟疾等共6人次,分别占45.2%、35.5%及19.4%.结论 由于职业因素影响,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风险比较大,个人及医院均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血源性感染的发生,保护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