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2 | 下载0

目的 分析护士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方法 对2012年4-6月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干预措施,于2012年7-9月对护士进行干预,记录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及护士对预防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11.42%和2.86%(x2=3.92,P<0.05);针刺伤相关知识成绩干预后为(78.24±3.61)分,干预前(85.24±5.84)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结论 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流程,开展技能培训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马静玲;侯秋秀;梁小艳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2 | 下载:0
作者:
马静玲;侯秋秀;梁小艳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23期
标签:
针刺伤 原因 干预措施 Needle stick injury Cause Intervention measure
目的 分析护士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方法 对2012年4-6月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干预措施,于2012年7-9月对护士进行干预,记录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及护士对预防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11.42%和2.86%(x2=3.92,P<0.05);针刺伤相关知识成绩干预后为(78.24±3.61)分,干预前(85.24±5.84)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结论 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流程,开展技能培训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