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0

目的:调查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危险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2年对全院行气管切开术56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特殊菌群分布及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18例次,感染率23.21%、例次感染率32.14%;病原菌检出排前3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分别占23.08%、14.70%、6.41%;气管切开>18 d ,4个月内留置气管套管、无菌技术操作、内套管处置、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及手卫生依从性是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行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措施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夏静;夏晴;许朝晖;胡丹丹;郭爽;杨洋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年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9 | 下载:0
作者:
夏静;夏晴;许朝晖;胡丹丹;郭爽;杨洋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年 20期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医院感染 目标监测 危险因素 Tracheotomy Nosocomial infection Targeted monitoring Risk factor
目的:调查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危险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2年对全院行气管切开术56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特殊菌群分布及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18例次,感染率23.21%、例次感染率32.14%;病原菌检出排前3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分别占23.08%、14.70%、6.41%;气管切开>18 d ,4个月内留置气管套管、无菌技术操作、内套管处置、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及手卫生依从性是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行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措施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