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63 | 下载0

目的:观察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Max)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分型的临床检验效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及宫颈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妇科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68名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并将两组受试人员的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中68例患者 HPV呈阳性,阳性率为68.0%,68例 HPV阳性患者中单一型 HPV44例、多重型HPV 24例;试验组检出较高的 HPV类型有16、58、33型,分别占48.5%、17.6%、16.2%;HybrMax技术的诊断率与患者的宫颈病情成正比,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32.0%、51.9%、80.0%、94.4%。结论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于宫颈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提高临床对宫颈癌以及CIN的诊断率。

作者:袁征;李珍;孙彦珍;王晶璇;王英;马杰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63 | 下载:0
作者:
袁征;李珍;孙彦珍;王晶璇;王英;马杰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3期
标签: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Diversion hybridization gene chip technology Cervical cance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u-man papilloma virus
目的:观察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Max)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分型的临床检验效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及宫颈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妇科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68名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并将两组受试人员的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中68例患者 HPV呈阳性,阳性率为68.0%,68例 HPV阳性患者中单一型 HPV44例、多重型HPV 24例;试验组检出较高的 HPV类型有16、58、33型,分别占48.5%、17.6%、16.2%;HybrMax技术的诊断率与患者的宫颈病情成正比,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32.0%、51.9%、80.0%、94.4%。结论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于宫颈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提高临床对宫颈癌以及CIN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