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28

目的 探讨保留内固定与内固定移除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医院骨外科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术后出现感染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对比患者清创前、后半年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检测值,并分析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感染移除内固定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94±3.26)个月,末次随访时共12例患者,其中移除内固定者5例,保留内固定者7例,均无感染复发出现.12例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4例(33.33%);革兰阳性菌感染6例(50.0%);混合菌感染2例(16.67%);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感染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术后半年WBC、ESR、CRP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研究分析,感染类型、是否异体输血及清创次数与移除内固定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迟发感染、超过3次的清创是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感染移除内固定的危险因素;移除内固定和保留内固定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2周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内固定移除后1、2周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保留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朱峰;顾驰江;王云;王福生;李骏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年 2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28
作者:
朱峰;顾驰江;王云;王福生;李骏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年 27卷 9期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术后感染 内固定移除 Posterior lumbar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emoval of internal fixation
目的 探讨保留内固定与内固定移除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医院骨外科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术后出现感染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对比患者清创前、后半年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检测值,并分析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感染移除内固定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94±3.26)个月,末次随访时共12例患者,其中移除内固定者5例,保留内固定者7例,均无感染复发出现.12例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4例(33.33%);革兰阳性菌感染6例(50.0%);混合菌感染2例(16.67%);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感染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术后半年WBC、ESR、CRP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研究分析,感染类型、是否异体输血及清创次数与移除内固定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迟发感染、超过3次的清创是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感染移除内固定的危险因素;移除内固定和保留内固定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2周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内固定移除后1、2周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保留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