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0

目的 研究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情况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变化及对患肢微循环恢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感染者62例为A组;另选取同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未感染者62例为B组;两组均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术后骨折感染的治疗方法不同将A组分为A1、A2患者各31例,A2患者术后行抗感染药物常规治疗,同时行骨折创面消毒及无菌敷料更换等,A1患者行VSD治疗;观察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比较分析A、B两组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核因子KB的指标水平;比较A1、A2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检测,同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6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9株,以革兰阳性菌73株占61.34

作者:徐清平;宋登峰;王金;陈然峰;何剑星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年 27卷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0
作者:
徐清平;宋登峰;王金;陈然峰;何剑星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年 27卷 24期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术后感染 病原菌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Open fractures of tibia and fibula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distribution VSD
目的 研究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情况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变化及对患肢微循环恢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感染者62例为A组;另选取同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未感染者62例为B组;两组均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术后骨折感染的治疗方法不同将A组分为A1、A2患者各31例,A2患者术后行抗感染药物常规治疗,同时行骨折创面消毒及无菌敷料更换等,A1患者行VSD治疗;观察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比较分析A、B两组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核因子KB的指标水平;比较A1、A2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检测,同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6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9株,以革兰阳性菌73株占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