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0 | 下载0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 (QS) 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 (BF) 的体外影响.为临床相关混合微生物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建立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 (PAO1) 和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 (P.aΔlasI/rhlI) 分别与临床分离的烟曲霉菌株 (A.f) 形成混合BF, 及单独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 (PAO1) 、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 (P.aΔlasI/rhlI) 、烟曲霉菌生物被膜, pH为7.0的RPMI-1640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于孵育24h, 用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二甲氧唑黃 (XTT) 比色法评价生物被膜体外生长动力学;正置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表面形态.结果 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24h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提示, P.aΔlasI/rhlI+A.f混合生物被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 (P<0.05);PAO1+A.f混合生物被膜厚度与单纯烟曲霉生物被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TT比色法生长动力学检测显示, P.aΔlasI/rhlI+A.f混合组活力强于PAO1+A.f组 (P<0.05);正置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表面形态提示, 镜下P.aΔlasI/rhlI+A.f混合生物被膜中可见烟曲霉菌丝密度大于PAO1+A.f组, PAO1+A.f组菌丝密度较单独A.f组减少.结论 QS对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 (PAO1) +烟曲霉菌株 (A.f) 早期混合生

作者:李更森;孔晋亮;罗劲;包崇喜;丁雨迪;王可;蔡双启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年 29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0 | 下载:0
作者:
李更森;孔晋亮;罗劲;包崇喜;丁雨迪;王可;蔡双启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年 29卷 7期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烟曲霉菌 密度感应系统 混合生物被膜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spergillus fumigatus Quorum sensing system Polymicrobial biofilm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 (QS) 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 (BF) 的体外影响.为临床相关混合微生物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建立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 (PAO1) 和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 (P.aΔlasI/rhlI) 分别与临床分离的烟曲霉菌株 (A.f) 形成混合BF, 及单独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 (PAO1) 、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 (P.aΔlasI/rhlI) 、烟曲霉菌生物被膜, pH为7.0的RPMI-1640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于孵育24h, 用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二甲氧唑黃 (XTT) 比色法评价生物被膜体外生长动力学;正置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表面形态.结果 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24h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提示, P.aΔlasI/rhlI+A.f混合生物被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 (P<0.05);PAO1+A.f混合生物被膜厚度与单纯烟曲霉生物被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TT比色法生长动力学检测显示, P.aΔlasI/rhlI+A.f混合组活力强于PAO1+A.f组 (P<0.05);正置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表面形态提示, 镜下P.aΔlasI/rhlI+A.f混合生物被膜中可见烟曲霉菌丝密度大于PAO1+A.f组, PAO1+A.f组菌丝密度较单独A.f组减少.结论 QS对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 (PAO1) +烟曲霉菌株 (A.f) 早期混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