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0

目的 了解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检出情况,探讨流行优势型,分析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诱因,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5-10月分离培养腹泻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质谱仪鉴定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结果 108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培养分离副溶血性弧菌42株,检出率为38.89%(42/108).PFGE分为1 2个型别,优势型为A1型,占59.52%(25/42).tdh毒力基因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38株,阳性率为90.48%(38/42).结论 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PFGE分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易判读,致病性的菌株带型集中.患者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大多为带毒株,具有致病能力.

作者:胡利春;俞刚;冯维;吕火烊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年 29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0
作者:
胡利春;俞刚;冯维;吕火烊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年 29卷 11期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毒力基因
目的 了解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检出情况,探讨流行优势型,分析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诱因,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5-10月分离培养腹泻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质谱仪鉴定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结果 108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培养分离副溶血性弧菌42株,检出率为38.89%(42/108).PFGE分为1 2个型别,优势型为A1型,占59.52%(25/42).tdh毒力基因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38株,阳性率为90.48%(38/42).结论 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PFGE分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易判读,致病性的菌株带型集中.患者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大多为带毒株,具有致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