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8 | 下载28

目的 研究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缺损在不同时间段新骨的超微结构及其Ca、P元素能谱特征,探讨其原位骨生成与改建规律.方法 猕猴共25只,23只以外科方法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另2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21只,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以每天2次、每次0.4 mm的速率进行牵张,至骨运送盘移动关闭裂隙后原位固定.分别于固定期第1、2、4、6、8、12及24周取材,每次3只动物.将标本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进行元素能谱分析,并与实验对照组(2只,不进行牵张成骨)及空白对照组观察结果比较.结果 术后固定期第1~2周,牵张区以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为主,少量新生骨小梁形成;第4~6周,成骨活跃,新生骨小梁细胞成分丰富;第8~12周,新骨逐渐钙化成熟,新旧骨交界不明显;至第24周,新生骨质与正常结构相似.元素能谱分析结果提示:整个成骨过程中,P、S元素峰相对于Ca元素峰的比值逐渐逆转,Ca/P比例逐渐增高.至术后8周,各元素分布及含量表明骨质钙化已完善,转入改建成熟阶段至接近正常;至24周时Ca/P元素质量比达2.06±0.10,原子计数比达1.60±0.08,与正常对照组的数值比(2.08±0.04、1.61±0.03)已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口内牵张装置有效推动骨运送盘通过膜内成骨的方式,新骨不断

作者:陈刚;刘毅;刘延山;申岱;王之奇;王建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0 年 2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8 | 下载:28
作者:
陈刚;刘毅;刘延山;申岱;王之奇;王建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0 年 26卷 4期
标签:
骨生成,牵张 腭裂 动物模型 超微结构 元素 Osteogenesis,distraction Cleft Palate Animal Model Ultrastructure Element
目的 研究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缺损在不同时间段新骨的超微结构及其Ca、P元素能谱特征,探讨其原位骨生成与改建规律.方法 猕猴共25只,23只以外科方法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另2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21只,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以每天2次、每次0.4 mm的速率进行牵张,至骨运送盘移动关闭裂隙后原位固定.分别于固定期第1、2、4、6、8、12及24周取材,每次3只动物.将标本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进行元素能谱分析,并与实验对照组(2只,不进行牵张成骨)及空白对照组观察结果比较.结果 术后固定期第1~2周,牵张区以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为主,少量新生骨小梁形成;第4~6周,成骨活跃,新生骨小梁细胞成分丰富;第8~12周,新骨逐渐钙化成熟,新旧骨交界不明显;至第24周,新生骨质与正常结构相似.元素能谱分析结果提示:整个成骨过程中,P、S元素峰相对于Ca元素峰的比值逐渐逆转,Ca/P比例逐渐增高.至术后8周,各元素分布及含量表明骨质钙化已完善,转入改建成熟阶段至接近正常;至24周时Ca/P元素质量比达2.06±0.10,原子计数比达1.60±0.08,与正常对照组的数值比(2.08±0.04、1.61±0.03)已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口内牵张装置有效推动骨运送盘通过膜内成骨的方式,新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