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1 | 下载208

目的 探讨人成熟期增生性瘢痕来源的表皮干细胞(ESCs)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40只裸鼠,在每只裸鼠背部制造一直径1 cm的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创面上给予人增生性瘢痕-ESCs+红霉素眼膏治疗,对照组创面只外用红霉素跟膏,其他处理一致.观察裸鼠背部创面愈合时间及14 d时创面组织的修复情况、Ⅰ和Ⅲ型胶原、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TGFβ2)的表达情况.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为(20.8±0.84)d,对照组为(25.6±0.89) d;HE染色显示实验组的血管化数目为(11.60±0.55)支,对照组为(8.04±0.33)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实验组皮肤的Ⅰ、Ⅲ型胶原及EGF、FGF2、TGFβ1和TGFβ2分泌能力更强;这些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ESCs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创面组织血管化和生长因子的分泌.

作者:周树萍;黄智龙;马继光;徐静静;蔡景龙;宗宪磊;都乐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4 年 3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1 | 下载:208
作者:
周树萍;黄智龙;马继光;徐静静;蔡景龙;宗宪磊;都乐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4 年 30卷 4期
标签:
瘢痕,肥大性 表皮干细胞 伤口愈合 Hypertrophic scar Epidermal stem cells Wound healing
目的 探讨人成熟期增生性瘢痕来源的表皮干细胞(ESCs)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40只裸鼠,在每只裸鼠背部制造一直径1 cm的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创面上给予人增生性瘢痕-ESCs+红霉素眼膏治疗,对照组创面只外用红霉素跟膏,其他处理一致.观察裸鼠背部创面愈合时间及14 d时创面组织的修复情况、Ⅰ和Ⅲ型胶原、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TGFβ2)的表达情况.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为(20.8±0.84)d,对照组为(25.6±0.89) d;HE染色显示实验组的血管化数目为(11.60±0.55)支,对照组为(8.04±0.33)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实验组皮肤的Ⅰ、Ⅲ型胶原及EGF、FGF2、TGFβ1和TGFβ2分泌能力更强;这些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ESCs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创面组织血管化和生长因子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