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196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多块颅骨截骨加联合牵张成骨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舟状头畸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8例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3~28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4例为典型的舟状头,2例为前舟状头,2例为后舟状头畸形.根据舟状头畸形类型,设计不同的截骨方式和牵引方向.采用超声骨刀将颅顶骨进行多块截骨,颅骨不从硬脑膜上分离,然后安置延长器,术后5d开始牵张,每日2次,0.4~0.6 mm/d,延长10~ 15 d,固定6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拆除延长器.术前和术后对患儿行头颅三维CT扫描,测量头颅前后径和双颞部横径,计算头颅指数.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8例患儿术前颅前后径为(158.2±12.9)mm,术后为(145.5±14.2) mm,比术前缩短(12.6±3.4) mm;术前双颞部横径为(99.6±8.6) mm,术后为(113.9±7.5) mm,比术前延长(14.2±2.8) mm;术前和术后平均头颅指数分别为63.2和78.3,舟状头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生颅骨坏死、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不同方式的多块颅骨截骨加联合牵张成骨术可较好地治疗各种类型的婴幼儿舟状头畸形,获得较好的颅形和头颅指数.

作者:高庆文;季易;崔杰;陈建兵;沈卫民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196
作者:
高庆文;季易;崔杰;陈建兵;沈卫民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2期
标签:
骨生成,牵张 矢状缝 颅缝早闭 舟状头畸形 联合牵张 Osteogenesis distraction Sagittal suture Craniosynostosis Scaphocephaly Combined distraction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多块颅骨截骨加联合牵张成骨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舟状头畸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8例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3~28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4例为典型的舟状头,2例为前舟状头,2例为后舟状头畸形.根据舟状头畸形类型,设计不同的截骨方式和牵引方向.采用超声骨刀将颅顶骨进行多块截骨,颅骨不从硬脑膜上分离,然后安置延长器,术后5d开始牵张,每日2次,0.4~0.6 mm/d,延长10~ 15 d,固定6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拆除延长器.术前和术后对患儿行头颅三维CT扫描,测量头颅前后径和双颞部横径,计算头颅指数.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8例患儿术前颅前后径为(158.2±12.9)mm,术后为(145.5±14.2) mm,比术前缩短(12.6±3.4) mm;术前双颞部横径为(99.6±8.6) mm,术后为(113.9±7.5) mm,比术前延长(14.2±2.8) mm;术前和术后平均头颅指数分别为63.2和78.3,舟状头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生颅骨坏死、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不同方式的多块颅骨截骨加联合牵张成骨术可较好地治疗各种类型的婴幼儿舟状头畸形,获得较好的颅形和头颅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