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7 | 下载151

目的 探讨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中残耳组织的利用方法.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完成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156例,男106例,女50例,年龄7~50岁,平均13.6岁.手术分三期完成,一期扩张器置入术,二期耳再造术,半年后行三期再造耳廓修整术,根据小耳畸形类型及残耳形态设计手术方案,充分利用残耳进行耳垂及耳廓下部的重建(包括耳轮、对耳轮、耳甲腔的下半部分),残耳组织的利用方法为:不对称的Z形瓣设计,旋转耳垂并与再造耳进行衔接,形成流畅的耳轮缘;靠近耳甲腔处多余的残耳皮肤用来重塑对耳轮下半部分及加深部分耳甲腔.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皮瓣血运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Ⅰ度小耳畸形患者耳垂及耳廓下部成形满意,残耳与再造耳廓衔接自然.Ⅱ度、Ⅲ度小耳畸形及残耳组织显著低位患者中,16例效果欠佳,主要问题为残耳过小导致的再造耳垂过小,以及残耳严重异位导致的转位后衔接处出现明显切迹及过渡不自然,其余患者效果满意.结论 针对小耳畸形的不同类型与残耳形态的分类设计手术方案,对多数接受耳再造术的患者可获得较理想的手术效果.

作者:郝冬月;董立维;刘恒鑫;夏文森;马显杰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7 | 下载:151
作者:
郝冬月;董立维;刘恒鑫;夏文森;马显杰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10期
标签:
小耳畸形 残耳 软组织扩张术 耳廓再造术 Microtia Remnant ear Tissue expansion Ear reconstruction
目的 探讨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中残耳组织的利用方法.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完成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156例,男106例,女50例,年龄7~50岁,平均13.6岁.手术分三期完成,一期扩张器置入术,二期耳再造术,半年后行三期再造耳廓修整术,根据小耳畸形类型及残耳形态设计手术方案,充分利用残耳进行耳垂及耳廓下部的重建(包括耳轮、对耳轮、耳甲腔的下半部分),残耳组织的利用方法为:不对称的Z形瓣设计,旋转耳垂并与再造耳进行衔接,形成流畅的耳轮缘;靠近耳甲腔处多余的残耳皮肤用来重塑对耳轮下半部分及加深部分耳甲腔.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皮瓣血运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Ⅰ度小耳畸形患者耳垂及耳廓下部成形满意,残耳与再造耳廓衔接自然.Ⅱ度、Ⅲ度小耳畸形及残耳组织显著低位患者中,16例效果欠佳,主要问题为残耳过小导致的再造耳垂过小,以及残耳严重异位导致的转位后衔接处出现明显切迹及过渡不自然,其余患者效果满意.结论 针对小耳畸形的不同类型与残耳形态的分类设计手术方案,对多数接受耳再造术的患者可获得较理想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