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8 | 下载79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内热针治疗(取穴为风池、风府、天柱、颈夹脊、颈部阿是穴等),1次/周;对照组予温针治疗(取穴同观察组),1次/天,1周治疗5次,休息2天.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各项评分,检测患者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ESCV各项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在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效果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Vm较治疗前上升,PI、RI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能改善CSA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并能增加血流量,改善供血,是治疗CSA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肖芳;曹雪梅;刘书田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2017 年 3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8 | 下载:79
作者:
程肖芳;曹雪梅;刘书田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2017 年 33卷 3期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内热针 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血流动力学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内热针治疗(取穴为风池、风府、天柱、颈夹脊、颈部阿是穴等),1次/周;对照组予温针治疗(取穴同观察组),1次/天,1周治疗5次,休息2天.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各项评分,检测患者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ESCV各项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在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效果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Vm较治疗前上升,PI、RI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能改善CSA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并能增加血流量,改善供血,是治疗CSA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