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9 | 下载10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对比分析针药法干预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针药组,各30例.各组均按照指南采取西医预防治疗,针刺组于基础治疗上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针药组于基础治疗上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结合补阳还五汤,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IMT值、中医证候积分的前后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TIA的发生情况和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的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结果: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IMT值及治疗疗效,3组均有改善,且针药组优于针刺组,针刺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半年后随访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针药组发生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干预作用最佳.

作者:周海纯;俞沛文;郭蕊珠;杨圆圆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2020 年 3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9 | 下载:10
作者:
周海纯;俞沛文;郭蕊珠;杨圆圆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2020 年 36卷 8期
标签:
治未病 中风 先兆证 针刺 气虚血瘀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对比分析针药法干预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针药组,各30例.各组均按照指南采取西医预防治疗,针刺组于基础治疗上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针药组于基础治疗上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结合补阳还五汤,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IMT值、中医证候积分的前后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TIA的发生情况和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的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结果: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IMT值及治疗疗效,3组均有改善,且针药组优于针刺组,针刺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半年后随访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针药组发生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干预作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