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52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复合人工真皮(皮耐克)修复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作用.方法 用胶原酶法消化SPF级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腹股沟脂肪,获得ADSC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其表面特异性标志物,并观察ADSCs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建立大鼠深度烧伤模型,将大鼠对称的左、右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工真皮+ADSCs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真皮+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术后7、14、21d观察创面最大直径以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术后21d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创面冷冻切片评估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大鼠AD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能力.ADSCs对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29、CD90、CD44呈现高表达;对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则呈低表达.治疗后14d时,实验组创面最大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即实验组创面愈合速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快.治疗后21d,实验组创面可见散在点状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荧光.结论 ADSCs联合人工真皮作用于深度烧伤创面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深度烧伤的方法.

作者:范友芬;乐欣;晋国营;虞耀华

来源:浙江医学 2017 年 39卷 1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52
作者:
范友芬;乐欣;晋国营;虞耀华
来源:
浙江医学 2017 年 39卷 19期
标签:
深度烧伤 人工真皮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Deep burn Artificial dermis ADSCs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复合人工真皮(皮耐克)修复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作用.方法 用胶原酶法消化SPF级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腹股沟脂肪,获得ADSC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其表面特异性标志物,并观察ADSCs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建立大鼠深度烧伤模型,将大鼠对称的左、右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工真皮+ADSCs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真皮+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术后7、14、21d观察创面最大直径以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术后21d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创面冷冻切片评估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大鼠AD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能力.ADSCs对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29、CD90、CD44呈现高表达;对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则呈低表达.治疗后14d时,实验组创面最大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即实验组创面愈合速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快.治疗后21d,实验组创面可见散在点状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荧光.结论 ADSCs联合人工真皮作用于深度烧伤创面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深度烧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