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8 | 下载102

目的 探讨常年过敏性结膜炎(PAC)和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的特征和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39例78眼,其中PAC患者22例44眼(PAC组),VKC患者17例34眼(VKC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员工及家属23例46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测量受试者双眼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角膜硬度参数(SP-A1)、整合半径(IR),1 mm水平位置最大形变振幅率(DAR1)、2 mm水平位置最大形变振幅率(DAR2)、最大形变幅度(DA)、峰距(PD)、Corvis角膜生物力学指数(CBI)以及矫正生物力学因素的指标包括矫正生物力学因素的眼压(bIOP)和中央角膜厚度(CCT).以bIOP和CCT为协变量,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3组间SP-A1、IR、DAR1、DAR2、DA、PD的差异,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构建广义估计方程分析3组间CBI的差异.结果 3组受试者SP-A1、DAR1、DAR2、PD、bIO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PAC组患者SP-A1、PD均低于对照组,VKC组患者SP-A1、DAR1、DAR2、PD、bIOP均低于对照组,PAC组bIOP高于V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C和VKC患者均表现出角膜硬度的降低,而VKC患者还出现了角膜黏弹特性的改变,VKC相比PAC有更

作者:李天坤;包芳军;洪雨欣;于新新;戴琦;傅亚娜

来源:浙江医学 2021 年 43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8 | 下载:102
作者:
李天坤;包芳军;洪雨欣;于新新;戴琦;傅亚娜
来源:
浙江医学 2021 年 43卷 13期
标签:
角膜生物力学 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春季角结膜炎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目的 探讨常年过敏性结膜炎(PAC)和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的特征和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39例78眼,其中PAC患者22例44眼(PAC组),VKC患者17例34眼(VKC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员工及家属23例46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测量受试者双眼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角膜硬度参数(SP-A1)、整合半径(IR),1 mm水平位置最大形变振幅率(DAR1)、2 mm水平位置最大形变振幅率(DAR2)、最大形变幅度(DA)、峰距(PD)、Corvis角膜生物力学指数(CBI)以及矫正生物力学因素的指标包括矫正生物力学因素的眼压(bIOP)和中央角膜厚度(CCT).以bIOP和CCT为协变量,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3组间SP-A1、IR、DAR1、DAR2、DA、PD的差异,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构建广义估计方程分析3组间CBI的差异.结果 3组受试者SP-A1、DAR1、DAR2、PD、bIO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PAC组患者SP-A1、PD均低于对照组,VKC组患者SP-A1、DAR1、DAR2、PD、bIOP均低于对照组,PAC组bIOP高于V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C和VKC患者均表现出角膜硬度的降低,而VKC患者还出现了角膜黏弹特性的改变,VKC相比PAC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