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 | 下载1

目的 探讨双侧联动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并利用等速测试仪分析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住院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每天增加1次传统上肢作业活动训练,治疗组每天增加1次双侧联动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FMA-UE)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者肘关节屈肌张力,等速测试系统评估肘关节被动牵伸时峰力矩(PT)值.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MAS评级、5°/s及120°/s等速被动牵伸测试PT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侧联动机器人训练可显著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孙亚;李岩;傅建明;姚云海;陆晶晶;金丹燕;林在龙;曾明;李辉

来源:浙江医学 2023 年 45卷 17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 | 下载:1
作者:
孙亚;李岩;傅建明;姚云海;陆晶晶;金丹燕;林在龙;曾明;李辉
来源:
浙江医学 2023 年 45卷 17期
标签:
脑卒中 双侧训练 机器人 上肢 运动功能 Stroke Bilateral training Robot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目的 探讨双侧联动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并利用等速测试仪分析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住院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每天增加1次传统上肢作业活动训练,治疗组每天增加1次双侧联动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FMA-UE)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者肘关节屈肌张力,等速测试系统评估肘关节被动牵伸时峰力矩(PT)值.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MAS评级、5°/s及120°/s等速被动牵伸测试PT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侧联动机器人训练可显著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