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6 | 下载19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的结直肠黏膜从结直肠腺瘤发展至结直肠腺癌,最终演变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过程中,各个阶段黏膜或肿瘤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发现有助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并进一步探求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予90只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1,2-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1,2-DMH),于不同周数时处死大鼠,将获取的标本分为正常黏膜组、腺瘤组、腺癌组和肝转移组;分别留取各个阶段的组织标本,提取蛋白质,行二维凝胶电泳后,选取表达有显著差异的点进行质谱检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图和质谱分析,最终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α-烯醇化酶(α-enolase)、心脏α-肌动蛋白(cardiac α-aetin,CA)、transgelin蛋白、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MRLC)-平滑肌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二硫键异构酶(disulfide isomerase,DI)、线粒体肌酸激酶(ereatine kinase,mitochondrial,CK-m)、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protein-8,HSP-8)和角蛋白复合体2(keratin complex-2,KC-2).结论:在由1,2-二甲肼诱导发生的大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各个发病阶段的黏膜或肿瘤组织问,存在差异表达蛋白

作者:彭佳远;张清福;秦环龙

来源:肿瘤 2008 年 2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6 | 下载:19
作者:
彭佳远;张清福;秦环龙
来源:
肿瘤 2008 年 28卷 12期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蛋白质组学 电泳,凝胶,双向 动物,实验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的结直肠黏膜从结直肠腺瘤发展至结直肠腺癌,最终演变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过程中,各个阶段黏膜或肿瘤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发现有助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并进一步探求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予90只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1,2-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1,2-DMH),于不同周数时处死大鼠,将获取的标本分为正常黏膜组、腺瘤组、腺癌组和肝转移组;分别留取各个阶段的组织标本,提取蛋白质,行二维凝胶电泳后,选取表达有显著差异的点进行质谱检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图和质谱分析,最终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α-烯醇化酶(α-enolase)、心脏α-肌动蛋白(cardiac α-aetin,CA)、transgelin蛋白、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MRLC)-平滑肌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二硫键异构酶(disulfide isomerase,DI)、线粒体肌酸激酶(ereatine kinase,mitochondrial,CK-m)、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protein-8,HSP-8)和角蛋白复合体2(keratin complex-2,KC-2).结论:在由1,2-二甲肼诱导发生的大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各个发病阶段的黏膜或肿瘤组织问,存在差异表达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