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48

目的 探讨具有生物活性并可控制释放的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单乳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装载的紫杉醇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率和模拟体外药物释放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粒径.肝癌HepG2和Huh-7细胞与紫杉醇纳米粒共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紫杉醇纳米粒呈光滑球形,平均粒径216 nm,包封率87.4%,载药率1.79%,模拟体外释药曲线示早期呈爆发释放,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紫杉醇纳米粒作用后肝癌细胞出现固缩、崩解、坏死等损伤性改变.紫杉醇纳米粒组给药后1、2、3、5 d,HepG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6±5.1)%、(57.3±4.9)%、(29.7±4.4)%、(7.2±2.0)%,空白纳米粒组分别为(94.3±6.8)%、(91.0±6.6)%、(90.7±5.6)%、(87.4±5.7)%;Huh-7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1±8.0)%、(63.5±5.6)%、(40.2±3.9)%、(11.4±3.6)%,空白纳米粒组分别为(93.5±7.7)%、(92.5±6.8)%、(89.0±6.2)%、(86.1±6.5)%;紫杉醇纳米粒作用的细胞存活率较相应空白纳米粒组降低(均P<0.05),且紫杉醇纳米粒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存活率降低越显著(均P<0.05

作者:金成;白玲

来源: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9 年 3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48
作者:
金成;白玲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9 年 31卷 4期
标签:
纳米粒 紫杉醇 肝肿瘤 药物释放 Nanoparticle Paclitaxel Liver neoplasms Drug delivery
目的 探讨具有生物活性并可控制释放的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单乳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装载的紫杉醇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率和模拟体外药物释放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粒径.肝癌HepG2和Huh-7细胞与紫杉醇纳米粒共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紫杉醇纳米粒呈光滑球形,平均粒径216 nm,包封率87.4%,载药率1.79%,模拟体外释药曲线示早期呈爆发释放,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紫杉醇纳米粒作用后肝癌细胞出现固缩、崩解、坏死等损伤性改变.紫杉醇纳米粒组给药后1、2、3、5 d,HepG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6±5.1)%、(57.3±4.9)%、(29.7±4.4)%、(7.2±2.0)%,空白纳米粒组分别为(94.3±6.8)%、(91.0±6.6)%、(90.7±5.6)%、(87.4±5.7)%;Huh-7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1±8.0)%、(63.5±5.6)%、(40.2±3.9)%、(11.4±3.6)%,空白纳米粒组分别为(93.5±7.7)%、(92.5±6.8)%、(89.0±6.2)%、(86.1±6.5)%;紫杉醇纳米粒作用的细胞存活率较相应空白纳米粒组降低(均P<0.05),且紫杉醇纳米粒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存活率降低越显著(均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