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1 | 下载7

目的:探讨三磷腺苷(ATP)负荷对后循环缺血(PCI)病变脑血流灌注改变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5月~2019年9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PCI患者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56~79岁,平均62±10.3岁.患者采用两日法进行静息及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勾画并计算18个脑区局部脑血流灌注量以及评判负荷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结果:26例PCI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单支后循环血管病变者10例,双侧后循环血管病变11例,前循环+后循环血管病变5例.基底动脉狭窄者以卒中居多.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患侧负荷相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静息相无显著性差异(P=0.088).多支血管病变(双侧后循环或前循环+后循环)患者静息相rCBF为(69.1 +11.6)ml/(100g· min),显著高于负荷相rCBF[(58.7+12.2)ml/(100g·min),P<0.01].26例患者共18例出现rCBF下降,以多支血管病变或前循环加后循环血管病变患者居多(83.3%).结论:ATP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可帮助了解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储备情况,为尽早治疗PCI提供依据.

作者:刘杰;刘蕾;金超岭;郑玉民;尹立杰

来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1 年 3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1 | 下载:7
作者:
刘杰;刘蕾;金超岭;郑玉民;尹立杰
来源: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1 年 35卷 5期
标签:
后循环缺血;局部脑血流量;三磷腺苷
目的:探讨三磷腺苷(ATP)负荷对后循环缺血(PCI)病变脑血流灌注改变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5月~2019年9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PCI患者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56~79岁,平均62±10.3岁.患者采用两日法进行静息及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勾画并计算18个脑区局部脑血流灌注量以及评判负荷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结果:26例PCI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单支后循环血管病变者10例,双侧后循环血管病变11例,前循环+后循环血管病变5例.基底动脉狭窄者以卒中居多.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患侧负荷相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静息相无显著性差异(P=0.088).多支血管病变(双侧后循环或前循环+后循环)患者静息相rCBF为(69.1 +11.6)ml/(100g· min),显著高于负荷相rCBF[(58.7+12.2)ml/(100g·min),P<0.01].26例患者共18例出现rCBF下降,以多支血管病变或前循环加后循环血管病变患者居多(83.3%).结论:ATP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可帮助了解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储备情况,为尽早治疗PCI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