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17

[目的]评价4种心肌保护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杂种犬2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4种心肌保护方法:冷晶体心停搏液灌注(G1)、冷血心停搏液灌注(G2)、常温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G3)、含血利多卡因高钾心停搏液双向性灌注(G4).每组动物均经历120min心脏缺血和30min复灌.观察心脏停搏情况,心肌酶水平,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丙二醛(MDA)、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心肌形态改变.[结果]①G3缺血后肌酸激酶同酶(CK-MB)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Ca2+与缺血后Ca2+含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并明显低于G1和G4;再灌注后ATP含量无进一步下降.②G1再灌注后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③缺血及再灌注后心肌形态学改变在4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常温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对减轻心肌酶泄漏和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及ATP下降有明显优势;冷晶体心停搏液灌注对心肌能量保存效果较差,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明显.

作者:章晓华;张镜方;吴若彬;肖学钧;陈萍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年 25卷 z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17
作者:
章晓华;张镜方;吴若彬;肖学钧;陈萍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年 25卷 z1期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停搏液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目的]评价4种心肌保护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杂种犬2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4种心肌保护方法:冷晶体心停搏液灌注(G1)、冷血心停搏液灌注(G2)、常温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G3)、含血利多卡因高钾心停搏液双向性灌注(G4).每组动物均经历120min心脏缺血和30min复灌.观察心脏停搏情况,心肌酶水平,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丙二醛(MDA)、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心肌形态改变.[结果]①G3缺血后肌酸激酶同酶(CK-MB)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Ca2+与缺血后Ca2+含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并明显低于G1和G4;再灌注后ATP含量无进一步下降.②G1再灌注后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③缺血及再灌注后心肌形态学改变在4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常温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对减轻心肌酶泄漏和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及ATP下降有明显优势;冷晶体心停搏液灌注对心肌能量保存效果较差,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