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9 | 下载0

为探讨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响应,该研究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试验站典型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林下优势灌草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格药柃(Eurya muricat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和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atrata)为对象,在植被生长初期(4月)和旺盛期(7月)测定优势灌草根际土壤与碳(C)循环相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BG)、与氮(N)循环相关的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与磷(P)循环相关的酸性磷酸酶(AP)活性、酶化学计量比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 发现:(1)根际土壤与C和N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BG∶AP(酶C∶P)在不同林下植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显著影响BG∶(NAG+LAP)(酶C∶N),且林下植被类型、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交互影响酶C∶P.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计量比在不同林下植被(檵木不同于格药柃,且二者显著区别于其他物种)、林分类型(杉木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林)和取样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碳氮比(C∶N)

作者:高雨秋;戴晓琴;王建雷;付晓莉;寇亮;王辉民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2019 年 4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9 | 下载:0
作者:
高雨秋;戴晓琴;王建雷;付晓莉;寇亮;王辉民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年 43卷 3期
标签:
人工林 胞外酶 生态化学计量比 红壤丘陵区
为探讨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响应,该研究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试验站典型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林下优势灌草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格药柃(Eurya muricat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和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atrata)为对象,在植被生长初期(4月)和旺盛期(7月)测定优势灌草根际土壤与碳(C)循环相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BG)、与氮(N)循环相关的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与磷(P)循环相关的酸性磷酸酶(AP)活性、酶化学计量比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 发现:(1)根际土壤与C和N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BG∶AP(酶C∶P)在不同林下植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显著影响BG∶(NAG+LAP)(酶C∶N),且林下植被类型、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交互影响酶C∶P.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计量比在不同林下植被(檵木不同于格药柃,且二者显著区别于其他物种)、林分类型(杉木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林)和取样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碳氮比(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