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0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藜为材料,用称重控制浇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午休"现象(13:00)且受气孔限制;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上午8:00.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藜相比,干旱胁迫下藜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现量子效率(AQy)、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均降低,分别为1 200 μmolphoton·m-2·s-1、8.01 μmol CO2·m-2·s-1、0.0161 μmol CO2·mol-1photons、1 200 μmol CO2·mol-1、0.017 6 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LCP)、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升高,分别达到44.88 μmol photon·m-2·s-1、和46 μmol CO2·mol-1,干旱使藜的光合能力下降.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能力虽有所下降,但与其它C3植物相比仍具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藜是一种耐旱力较强的植物.

作者:孙存华;李扬;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来源:植物研究 2007 年 2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0
作者:
孙存华;李扬;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来源:
植物研究 2007 年 27卷 6期
标签:
藜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CO2同化能力 耐旱力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藜为材料,用称重控制浇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午休"现象(13:00)且受气孔限制;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上午8:00.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藜相比,干旱胁迫下藜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现量子效率(AQy)、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均降低,分别为1 200 μmolphoton·m-2·s-1、8.01 μmol CO2·m-2·s-1、0.0161 μmol CO2·mol-1photons、1 200 μmol CO2·mol-1、0.017 6 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LCP)、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升高,分别达到44.88 μmol photon·m-2·s-1、和46 μmol CO2·mol-1,干旱使藜的光合能力下降.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能力虽有所下降,但与其它C3植物相比仍具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藜是一种耐旱力较强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