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11

目的:在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公因子与中西药疗效的关系.方法:将413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9例和西药治疗组20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扶他林缓释片、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中药治疗包括雷公藤多苷片、益肾益蜀痹丸和辨证用药.利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数据分析在SAS 8.2软件上进行,对18项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结果与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18项症状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能较好地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西药的总体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第12周,中药对非虚证的疗效优于对虚证的疗效;治疗第24周,西药对寒证的疗效优于对非寒证的疗效.结论:RA症状的因子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相关,同时症状组合与疗效有相关性.因此要加强症状对疗效影响的研究.

作者:何羿婷;查青林;喻建平;谭勇;吕诚;吕爱平

来源: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年 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11
作者:
何羿婷;查青林;喻建平;谭勇;吕诚;吕爱平
来源: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年 6卷 1期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因子分析 统计学 治疗效果
目的:在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公因子与中西药疗效的关系.方法:将413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9例和西药治疗组20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扶他林缓释片、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中药治疗包括雷公藤多苷片、益肾益蜀痹丸和辨证用药.利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数据分析在SAS 8.2软件上进行,对18项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结果与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18项症状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能较好地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西药的总体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第12周,中药对非虚证的疗效优于对虚证的疗效;治疗第24周,西药对寒证的疗效优于对非寒证的疗效.结论:RA症状的因子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相关,同时症状组合与疗效有相关性.因此要加强症状对疗效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