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在心冲击图主要指标和心功能改变方面的差异,探讨心冲击图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可行性;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心冲击图主要指标及心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疑似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人130例,按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指南进行评估,对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病人进行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且除外排除标准后的病人纳入心力衰竭组,排除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病人纳入非心力衰竭组.对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病人均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联合同步采集心电图-心冲击图,测定心冲击图主要指标HI、IJ、JK、RJ间期.结果 心力衰竭组共纳入病人100例,其中包括气阴两虚证30例,气虚血瘀证29例,心肾阳虚证21例,阳虚水泛证20例;非心力衰竭组病人30例.心力衰竭组病人BNP、RJ间期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病人,LVEF明显低于非心力衰竭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力衰竭组和心力衰竭组HI、IJ、JK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不同中医证型与BNP、LVEF、RJ间
作者:李力;郭自强;唐劲天;张先文;刘辉;郭艳琼;匡武;张婧倩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年 16卷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