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0 | 下载0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原因、减寿情况,为开展进一步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沙河口区2002-2007年死因监测资料,对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录入Access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沙河口区2002-2007年居民死亡数为21 634例,死亡率为575.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 378.99/10万.男女死亡率分别为661.37/10万、489.51/10万,性比值为:1.35 ∶ 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484.96,P=0.0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与中毒、内分泌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减寿顺位前5位为肿瘤、循环系统、损伤、先天畸形、消化系统疾病.AYLL(早死指数)前5位是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损伤中毒、肌肉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 循环系统、肿瘤为该区主要死因,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降低死亡率及疾病负担.

作者:李杰;崔卫军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0 年 2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0 | 下载:0
作者:
李杰;崔卫军
来源:
职业与健康 2010 年 26卷 6期
标签:
死因 减寿年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原因、减寿情况,为开展进一步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沙河口区2002-2007年死因监测资料,对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录入Access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沙河口区2002-2007年居民死亡数为21 634例,死亡率为575.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 378.99/10万.男女死亡率分别为661.37/10万、489.51/10万,性比值为:1.35 ∶ 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484.96,P=0.0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与中毒、内分泌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减寿顺位前5位为肿瘤、循环系统、损伤、先天畸形、消化系统疾病.AYLL(早死指数)前5位是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损伤中毒、肌肉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 循环系统、肿瘤为该区主要死因,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降低死亡率及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