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0

目的 设计马尔尼菲青霉菌(PM)种特异性引物,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的形态学检查,以达到可以在临床实验室进行快速诊断的目的.方法 取患儿血液、骨髓进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并将培养物涂片进行一系列染色.针对PM 5.8S rRNA设计特异性PCR引物,采用核酸荧光染料SYBRGreen Ⅰ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于37℃为酵母相,并均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特征.染色可见菌体根据染色方法不同、形态不同呈现不同特征.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较好,与该菌属内的其他细菌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PM的特征性菌落形态对该菌有诊断价值,对该菌进行某些简单的染色可作为快速诊断与鉴别该菌的主要辅助手段,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检测PM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临床的诊断时间,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和效率.

作者:钟华敏;谢永强;钟玉葵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3 年 29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0
作者:
钟华敏;谢永强;钟玉葵
来源:
职业与健康 2013 年 29卷 22期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菌 鉴定 染色 荧光定量PCR 儿童 Penicillium marneffei (PM) Identification Staining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Children
目的 设计马尔尼菲青霉菌(PM)种特异性引物,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的形态学检查,以达到可以在临床实验室进行快速诊断的目的.方法 取患儿血液、骨髓进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并将培养物涂片进行一系列染色.针对PM 5.8S rRNA设计特异性PCR引物,采用核酸荧光染料SYBRGreen Ⅰ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于37℃为酵母相,并均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特征.染色可见菌体根据染色方法不同、形态不同呈现不同特征.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较好,与该菌属内的其他细菌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PM的特征性菌落形态对该菌有诊断价值,对该菌进行某些简单的染色可作为快速诊断与鉴别该菌的主要辅助手段,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检测PM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临床的诊断时间,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