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0

目的 了解2005-2016年南京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并探索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5-2016年南京市≥50岁及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368例研究对象开始抗病毒治疗时的年龄中位数为54(IQR:52~60)岁,从确诊HIV抗体阳性到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2(IQR:1-6)月,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05(IQR:66.5 ~312)个/μl,以男性、已婚或同居、体质指数(BMI)(18.5~23.9) kg/m2组、同性传播、WHO临床Ⅰ期及初始治疗方案以替诺福韦(Tenofovis disoproxilfumarate,TDF)+拉米夫定(Lamivdine,3TC)+依非韦仑(Efavirenz,EFV)/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为主.随访期间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26例,病死率为3.04/100人年(25.48/838.38).第1、2、3、4和11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67%、91.73%、90.36%、89.21%和89.2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70岁年龄组(HR=6.28,95%CI:2.23~17.7),治疗前3个月有2个及以上艾滋病相关疾病(HR=8.12,95%CI:3.06~21.51)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园园;朱正平;李小杉;吴苏姝;刘黎;郭璐;李昕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8 年 3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0
作者:
徐园园;朱正平;李小杉;吴苏姝;刘黎;郭璐;李昕
来源:
职业与健康 2018 年 34卷 4期
标签:
老年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Elderly HIV AIDS Antiretroviral therapy Survival analysis
目的 了解2005-2016年南京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并探索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5-2016年南京市≥50岁及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368例研究对象开始抗病毒治疗时的年龄中位数为54(IQR:52~60)岁,从确诊HIV抗体阳性到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2(IQR:1-6)月,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05(IQR:66.5 ~312)个/μl,以男性、已婚或同居、体质指数(BMI)(18.5~23.9) kg/m2组、同性传播、WHO临床Ⅰ期及初始治疗方案以替诺福韦(Tenofovis disoproxilfumarate,TDF)+拉米夫定(Lamivdine,3TC)+依非韦仑(Efavirenz,EFV)/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为主.随访期间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26例,病死率为3.04/100人年(25.48/838.38).第1、2、3、4和11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67%、91.73%、90.36%、89.21%和89.2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70岁年龄组(HR=6.28,95%CI:2.23~17.7),治疗前3个月有2个及以上艾滋病相关疾病(HR=8.12,95%CI:3.06~21.51)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