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1 | 下载9

通过分析历代本草文献,结合真菌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对历史上茯苓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描述进行科学阐释;系统梳理茯苓生产技术、优质产地和品质评价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我国很早就有对茯苓菌丝、子实体和菌核的观察描述,约1500年前出现茯苓人工种植的记载.随着对茯苓生物学认识的深入,种植、采收和加工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受制于松木资源、种植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茯苓优质产区多次变迁.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茯苓初加工的专业化要求,产地与初加工分离,形成了专业的加工集散中心.研究认为,茯苓生态适应性广,生产加工技术是茯苓品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融合及阐释传统品质评价方法是现代茯苓品质评价的研究方向.

作者:金剑;刘浩;钟灿;程铭恩;谢景;谢珍妮;张水寒

来源:中国现代中药 2020 年 22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1 | 下载:9
作者:
金剑;刘浩;钟灿;程铭恩;谢景;谢珍妮;张水寒
来源:
中国现代中药 2020 年 22卷 11期
标签:
道地药材 子实体 菌丝体 产地变迁 产地初加工
通过分析历代本草文献,结合真菌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对历史上茯苓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描述进行科学阐释;系统梳理茯苓生产技术、优质产地和品质评价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我国很早就有对茯苓菌丝、子实体和菌核的观察描述,约1500年前出现茯苓人工种植的记载.随着对茯苓生物学认识的深入,种植、采收和加工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受制于松木资源、种植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茯苓优质产区多次变迁.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茯苓初加工的专业化要求,产地与初加工分离,形成了专业的加工集散中心.研究认为,茯苓生态适应性广,生产加工技术是茯苓品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融合及阐释传统品质评价方法是现代茯苓品质评价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