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4 | 下载9

目的:优化柴银口服液醇沉工艺条件,提高柴银口服液指标成分黄芩苷转移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柴银口服液清膏醇沉时间,测定醇沉上清液中干物质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并计算黄芩苷转移率,确定最佳醇沉时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醇沉条件下柴银口服液清膏醇沉后黄芩苷含量及转移率,并进行主效应分析、主观分析.结果:不同醇沉时间(12、16、20、24、30、36 h)考察中,黄芩苷转移率分别为85.25%、87.98%、90.44%、92.03%、91.41%、89.17%,干物质得率分别为13.54%、14.18%、13.95%、14.27%、14.31%、13.58%,醇沉时间对干物质得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当醇沉时间为24 h时,黄芩苷转移率最高,为92.03%.正交试验考察中,9个试验组的干物质得率、黄芩苷含量、黄芩苷转移率经主效应分析、直观分析等分析方法,得出当醇沉工艺为预醇沉碱化乙醇pH为8、碱化乙醇含醇量为60%、二次醇沉乙醇含醇量为85%时,黄芩苷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余2个水平.结论:柴银口服液清膏最佳醇沉时间为24 h,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先加入2倍量pH为8、60%的碱化乙醇,再加85%乙醇至含醇量60%,此时扩大生产的平均黄芩苷转移率为90.08%.

作者:张微;关永霞;韩振明;冯倩;马健;杜昊忱;张贵民

来源:中国现代中药 2021 年 2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4 | 下载:9
作者:
张微;关永霞;韩振明;冯倩;马健;杜昊忱;张贵民
来源:
中国现代中药 2021 年 23卷 2期
标签:
黄芩苷 醇沉条件 工艺优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优化柴银口服液醇沉工艺条件,提高柴银口服液指标成分黄芩苷转移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柴银口服液清膏醇沉时间,测定醇沉上清液中干物质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并计算黄芩苷转移率,确定最佳醇沉时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醇沉条件下柴银口服液清膏醇沉后黄芩苷含量及转移率,并进行主效应分析、主观分析.结果:不同醇沉时间(12、16、20、24、30、36 h)考察中,黄芩苷转移率分别为85.25%、87.98%、90.44%、92.03%、91.41%、89.17%,干物质得率分别为13.54%、14.18%、13.95%、14.27%、14.31%、13.58%,醇沉时间对干物质得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当醇沉时间为24 h时,黄芩苷转移率最高,为92.03%.正交试验考察中,9个试验组的干物质得率、黄芩苷含量、黄芩苷转移率经主效应分析、直观分析等分析方法,得出当醇沉工艺为预醇沉碱化乙醇pH为8、碱化乙醇含醇量为60%、二次醇沉乙醇含醇量为85%时,黄芩苷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余2个水平.结论:柴银口服液清膏最佳醇沉时间为24 h,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先加入2倍量pH为8、60%的碱化乙醇,再加85%乙醇至含醇量60%,此时扩大生产的平均黄芩苷转移率为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