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4 | 下载118

目的:通过观察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的影响,比较四方疗效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2,4一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98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7组,分别为乌梅丸组、白头翁汤组、参苓白术散组、痛泻要方组、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粘膜组织匀浆促炎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因子IL-10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造模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均升高(P<0.01),而IL-10降低(P<0.01),理肠四方各治疗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理肠四方均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从而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经两两比较后,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次之,参苓白术散与SASP组疗效相当,而痛泻要方疗效稍差.该实验也提示我们在临证治疗UC时仍要辨证施治.

作者:范恒;邱明义;梅家俊;沈关心;刘松林

来源:中医药学刊 2004 年 22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4 | 下载:118
作者:
范恒;邱明义;梅家俊;沈关心;刘松林
来源:
中医药学刊 2004 年 22卷 9期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乌梅丸 白头翁汤 参苓白术散 痛泻要方
目的:通过观察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的影响,比较四方疗效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2,4一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98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7组,分别为乌梅丸组、白头翁汤组、参苓白术散组、痛泻要方组、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粘膜组织匀浆促炎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因子IL-10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造模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均升高(P<0.01),而IL-10降低(P<0.01),理肠四方各治疗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理肠四方均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从而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经两两比较后,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次之,参苓白术散与SASP组疗效相当,而痛泻要方疗效稍差.该实验也提示我们在临证治疗UC时仍要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