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颈部疾病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32~78岁,中位数56岁;脊髓型颈椎病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7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病程5~15个月,中位数10个月。均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作为间隔物。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制定的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标准(17分法)评定脊髓功能;进行颈椎 X 线、CT、MRI 检查,观察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植骨块位置和愈合情况,测定椎管矢状径;观察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 C3~ C6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1.6±0.3)h,术中出血量(188±50)mL。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均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表现。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明显缓解,3例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上肢烧灼样疼痛,治疗1~3个月后消失;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 JOA 评分分别为(6.56±2.52)分、(10.82±1.47)分、(11.94±1.63)分、(12.35±1.96)分。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颈椎

作者:柴旭斌;周英杰;郑怀亮;赵刚;赵鹏飞;王少纯

来源:中医正骨 2016 年 28卷 8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柴旭斌;周英杰;郑怀亮;赵刚;赵鹏飞;王少纯
来源:
中医正骨 2016 年 28卷 8期
标签:
颈椎病 椎管狭窄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 人工骨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颈部疾病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32~78岁,中位数56岁;脊髓型颈椎病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7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病程5~15个月,中位数10个月。均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作为间隔物。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制定的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标准(17分法)评定脊髓功能;进行颈椎 X 线、CT、MRI 检查,观察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植骨块位置和愈合情况,测定椎管矢状径;观察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 C3~ C6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1.6±0.3)h,术中出血量(188±50)mL。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均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表现。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明显缓解,3例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上肢烧灼样疼痛,治疗1~3个月后消失;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 JOA 评分分别为(6.56±2.52)分、(10.82±1.47)分、(11.94±1.63)分、(12.35±1.96)分。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