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20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术后2、4、6、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可观察到颅骨缺损区大量骨粉,炎性细胞、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由周围向内浸润,骨粉被吞噬吸收,周边小部分是新生骨,两者之间界限明显。术后4周,观察到骨粉吸收和新骨形成活跃区域向缺损中央内移较多,新生编织骨有所增粗,编织骨之间连接更为紧密,观察到的组织和细胞成分与术后2周时无明显变化。术后6周,基本观察不到未被吸收的骨粉,新生的编织骨变粗,联系更紧密。术后8周,完全观察不到骨粉,缺损中央部已形成单层新生骨,周边部形成的编织骨较为粗大,与正常骨紧密连接,形成初级骨髓腔。术后12周,缺损中央部形成双层新生骨,可见新生骨的改建和较为成熟的骨髓腔,腔内容物形态和成分与正常骨无区别。结论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可以修复颅骨缺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实质是引导性和诱导性骨再生的过程。

作者:陈敏建;陆婷;陈平

来源: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 年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20
作者:
陈敏建;陆婷;陈平
来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 年 6期
标签:
生物膜 自体颅骨粉末 颅骨缺损 移植 修复 组织学演变 Membrane Autogenous skull bone dust Cranial defects Transplantation Repairment Histological evolution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术后2、4、6、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可观察到颅骨缺损区大量骨粉,炎性细胞、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由周围向内浸润,骨粉被吞噬吸收,周边小部分是新生骨,两者之间界限明显。术后4周,观察到骨粉吸收和新骨形成活跃区域向缺损中央内移较多,新生编织骨有所增粗,编织骨之间连接更为紧密,观察到的组织和细胞成分与术后2周时无明显变化。术后6周,基本观察不到未被吸收的骨粉,新生的编织骨变粗,联系更紧密。术后8周,完全观察不到骨粉,缺损中央部已形成单层新生骨,周边部形成的编织骨较为粗大,与正常骨紧密连接,形成初级骨髓腔。术后12周,缺损中央部形成双层新生骨,可见新生骨的改建和较为成熟的骨髓腔,腔内容物形态和成分与正常骨无区别。结论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可以修复颅骨缺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实质是引导性和诱导性骨再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