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1 | 下载249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瓣在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其中外伤2例,面部鳞癌4例,面部基底细胞癌1例,烫伤或烧伤后瘢痕增生3例。根据缺损位置及大小设计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修复,最小为3 cm×6 cm,最大为4 cm×10 cm。结果术后皮瓣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苍白及淤血,5 d后逐渐改善。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3例供皮区采用全厚皮覆盖创面,随访期间发现皮片不同程度收缩。其余受区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供区瘢痕隐蔽。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瓣与面部软组织在质地、颜色上非常相似,皮瓣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作者:王贺红;汪春兰;赵宇

来源: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年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1 | 下载:249
作者:
王贺红;汪春兰;赵宇
来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年 1期
标签:
颏下动脉 皮瓣 颜面部 Submental artery Flap Facial region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瓣在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其中外伤2例,面部鳞癌4例,面部基底细胞癌1例,烫伤或烧伤后瘢痕增生3例。根据缺损位置及大小设计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修复,最小为3 cm×6 cm,最大为4 cm×10 cm。结果术后皮瓣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苍白及淤血,5 d后逐渐改善。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3例供皮区采用全厚皮覆盖创面,随访期间发现皮片不同程度收缩。其余受区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供区瘢痕隐蔽。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瓣与面部软组织在质地、颜色上非常相似,皮瓣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