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 | 下载14

目的 探讨烟雾病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502个大脑半球的临床资料并分为建模组(n=350)和验证组(n=152),对建模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果 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50岁(OR=10.525)、近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OR=3.271)、近期脑梗死直径≥1 cm(OR=4.206)是术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后循环代偿(OR=0.260)是保护性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列线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L检验提示模型校准度良好(χ2=31.962/32.674,P=0.964/0.956),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提示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良好(AUC=0.888/0.845).结论 年龄 ≥50岁、近期T IA史、近期脑梗死直径≥1cm是烟雾病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后循环良好代偿是保护性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烟雾病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作者:王晨潮;李红伟;李魁元;刘二勇;尤浩君;张志中;杨波

来源: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 年 2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 | 下载:14
作者:
王晨潮;李红伟;李魁元;刘二勇;尤浩君;张志中;杨波
来源: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 年 29卷 4期
标签:
烟雾病 术后 脑梗死 列线图 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烟雾病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502个大脑半球的临床资料并分为建模组(n=350)和验证组(n=152),对建模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果 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50岁(OR=10.525)、近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OR=3.271)、近期脑梗死直径≥1 cm(OR=4.206)是术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后循环代偿(OR=0.260)是保护性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列线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L检验提示模型校准度良好(χ2=31.962/32.674,P=0.964/0.956),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提示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良好(AUC=0.888/0.845).结论 年龄 ≥50岁、近期T IA史、近期脑梗死直径≥1cm是烟雾病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后循环良好代偿是保护性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烟雾病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