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撰稿:
项延包 (温州市中心医院)
审稿:
唐少华 (温州市中心医院)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OMIM310200)是最常见的一类X连锁隐形遗传性致死性肌病,主要男性发病,发病率约1/3500活产男婴,无明显地理或种族差异。该病患者常常于3~5岁发病,临床逐渐表现为腓肠肌肥大、步履蹒跚、跑跳困难等症状,通常于20岁左右因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的DMD基因为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Xp21.2,全长2.4Mb,共包含79个外显子,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因。DMD基因突变以一个或多个外显子的大片段缺失为主,占总突变65%,重复占5%~10%,其余的点突变、微小片段改变约占25%。基因缺失有两个缺失热点,分布在该基因中的第44~52号外显子区域和该基因5’端的第2~13外显子区域。DMD基因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Sanger测序法、STR连锁分析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等。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OMIM310200)是最常见的一类X连锁隐形遗传性致死性肌病,主要男性发病,发病率约1/3500活产男婴,无明显地理或种族差异。该病患者常常于3~5岁发病,临床逐渐表现为腓肠肌肥大、步履蹒跚、跑跳困难等症状,通常于20岁左右因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的DMD基因为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Xp21.2,全长2.4Mb,共包含79个外显子,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因。DMD基因突变以一个或多个外显子的大片段缺失为主,占总突变65%,重复占5%~10%,其余的点突变、微小片段改变约占25%。基因缺失有两个缺失热点,分布在该基因中的第44~52号外显子区域和该基因5’端的第2~13外显子区域。DMD基因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Sanger测序法、STR连锁分析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等。
【标准名称】: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基因分析
【英文名称】:

【分类】:
疾病相关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验
【别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分析
认证专家
撰稿

项延包 (作者空间)

温州市中心医院

审稿

唐少华

温州市中心医院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