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重塑了肿瘤治疗模式,在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多种肿瘤治疗中部分患者均获得了显著的临床获益。如何筛...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20 年 42卷 7期
目的 对2008年版“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进行更新.设计召集代表30个国际学术团体的68名国际专家形成共识委员会,委员会专家在参加一些国际重要会议时以小组名义会面,这一...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年 25卷 8期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本共识建议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为7....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 年 12卷 1期
目的 使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评价2016年中国大陆期刊发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报告质量,为中国学者报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
来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 年 13卷 3期
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一个新的里程碑,需借助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适宜人群和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1(PD-L1)表达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现...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 年 50卷 7期
随着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前列腺癌诊疗中愈加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从前列腺癌精准治疗中获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批准多聚腺...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2020 年 30卷 7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大多数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而言,目前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总体预后较差,改善治疗现状、获得...
来源:《中国肺癌杂志》 2020 年 23卷 2期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不仅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部分GLP-1RA被证实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本共识针对GLP-1RA降糖治疗的应用时机,与...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20 年 59卷 11期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年 14卷 11期
BRCA1/2基因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评估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相关肿瘤的发病风险,并可以协助制定患者的精准诊疗方案.为建立基于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 年 48卷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