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各期乳腺癌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经外科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对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行乳腺癌根治术34例(15.9
来源:《新医学》 2006 年 37卷 12期
背景与目的:目前研究表明已患乳腺癌的妇女发生对侧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本文中我们分析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双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双侧乳腺癌患者与20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行病例...
来源:《癌症》 2005 年 24卷 09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阴性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09 年 89卷 04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 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 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原发性乳腺...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16 年 38卷 03期
目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特点,并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比较,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67年3月到2003年7月收治的21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时性和异时...
来源:《实用癌症杂志》 2004 年 19卷 01期
目的:探讨CyclinD1和EGFR在双侧乳腺癌和单侧乳腺癌的表达特点及相关性,并分析双侧乳腺癌首发癌和第二癌的克隆关系.方法:收集双侧乳腺癌蜡块标本9例,同时随机选取10例单侧乳腺癌蜡块标本作为对照.运用免...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14 年 29卷 21期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因素、分子分型、手术方式等,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方法 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同期单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年 33卷 05期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的亚型之一,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患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存活率和无病生存率更低.近几年,随着细胞以及基因分析的高速发展,乳腺癌的研究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研究发现...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2019 年 35卷 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以及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的疾病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经山东省肿瘤医院病理证实的55例原发性乳腺癌合并原...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18 年 40卷 03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894年Halsted制订经典的乳腺癌根治术模式至今,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19世纪末的经典的乳腺癌根治术、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三种术式...
来源:《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 年 10卷 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