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儿童发生可治性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鉴于儿童在解剖、生理、行为、发育等方面的特殊性,围手术期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儿童白内障围手术期的规范化管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2 年 58卷 5期
近年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及精准医疗理念的普及,人工晶状体的材质、形状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良、更新和多样化。为统一我国人工晶状体的分类标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立足我国...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1 年 57卷 7期
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青光眼作为我国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出现较大争议,国内尚缺乏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共识性意见。为规范临床治疗工作...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1 年 57卷 3期
干眼是一类常见的眼表疾病,部分白内障患者患有干眼。白内障围手术期多种诱因可使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或加重干眼相关不适症状,降低患者视觉和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的规范化...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1 年 57卷 1期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指眼科内眼手术后发生的与病原体感染相关的眼内炎。尽管经过努力,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在其诊疗和防治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问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2 年 58卷 7期
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还没有受到影响,但常有眼前光幕遮档,夜间驾驶困难等主诉,究其原因,可能是视功能的一项指标———散射光值出现了改变,因此伴随眩光的主诉。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患者,有可...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2014 年 12期
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围手术期干眼对手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APACRS)发布了全新《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后眼表管理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基于循证...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年 38卷 4期
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PPP)是美国眼科学会定期组织专家在广泛审阅发表文献的基础上所编制的眼科诊疗指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权威眼科诊疗指南.白内障手术的最新PPP《成人白内障手...
来源:《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 年 18卷 2期